- 信息来源:市卫生健康委
- 发布日期:2025-02-14 14:19
- 浏览次数:
2月份我市主要健康风险提示如下:
1、呼吸道传染病
流行性感冒:监测显示,近期我市仍以甲型流感为主,流感病毒处于活跃期,后期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。门诊及住院呼吸道病例多病原检测中以甲型流感、腺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鼻病毒、博卡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为主,可能会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或同时流行的风险。
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:春节前后,活禽交易旺盛,导致市民与禽类接触感染机会增多,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偶有病例报告。随着气温回暖,陆续会有候鸟从南方越冬地回迁至繁殖地,途经我市,可能存在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鸟类与本地家禽接触,引起家禽感染。
风险管理建议:
(1)加强个人卫生,均衡饮食,保证睡眠,适量运动,早晚注意保暖,定期打扫卫生,保持环境清洁。
(2)做好流行性感冒、肺炎等疫苗的接种工作,提高重点人群疫苗的接种率。
(3)家长配合做好学生来校前以及返校后的自我健康监测,确诊的学生需达到返校条件后才可返校;校园做好学生返校后的疫情防控工作,落实呼吸道疾病的疫情监测,预防校园内疫情暴发流行。
(4)养老机构中若亲属出现发热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建议暂缓探视;回家过节的老年人应关注自身健康状态,规律生活作息,返回养老机构后加强自我健康监测。
(5)尽可能减少与禽、鸟类的不必要的接触,尤其是与病、死禽类的接触;从事家禽养殖、运输、销售、宰杀等的职业人群在接触禽类时做好个人防护(正确佩戴口罩、手套、防护服等)。
2、感染性腹泻
监测显示,我市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,其次为轮状病毒性肠炎,两者都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;另外春节期间人们外出就餐频率增加,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等发生风险会有所增加。
风险管理建议:
(1)倡导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,饭前、便后、加工食物前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,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。
(2)采购新鲜、生产日期较近的食品;烹饪中菜板尽可能保证生熟分离;不生食、半生食海产品及肉类;蔬菜瓜果要洗干净再食用,剩饭剩菜在食用前一定要彻底热透后再食用。
(3)外出就餐要选择卫生状况较好的店家,不吃无证摊贩的食物。
(4)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,病例应居家隔离,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。
3、输入性疟疾
近年来我省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国外输入性疟疾病例,输入来源地主要分布在非洲、东南亚等地区。近期,我市归国人员将逐渐增多,可能会有国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报告。
风险管理建议:
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,出国旅游、经商、劳务和国际留学人员出国前应了解所去国家疟疾流行情况,旅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。回国后,如出现疑似疟疾感染症状应尽快主动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,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出境旅居史,及时诊疗。
4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
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。事件原因多以燃煤取暖为主,还包括炭火取暖、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、人工煤气泄漏、汽车尾气等。
风险管理建议:
(1)家庭生活中确保燃气灶、热水器、暖炉设备的正常使用,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。建议尽早更换直排式燃气热水器,煤炭要烧尽,煤炉应安装较好的通风管道,并将管道与墙壁密封严实,防止一氧化碳倒灌回室内。
(2)尽量避免在车内长时间怠速(发动机空转)并开启空调,特别是当车辆处于封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,即使行驶中也应适时开窗换气,避免一直使用内循环模式。
(3)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及就医意识。如发现可疑患者,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,松开衣领,注意保暖,密切观察意识状态,同时叫救护车,及时送往医院抢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