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门动态
我市实施层级化监测优化互联网广告监管
  • 信息来源:市市场监管局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5-23 09:12
  • 浏览次数:

近年来,市市场监管局推行层级化监测方式,调整监测对象、优化监测方式、明确监测重点,全面提升互联网违法广告处置效能。

调整层级化监测对象。对全市网络媒介主体进行筛选分析,根据监测流量以及违法广告的监测难度分层,确定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、微信视频号等主流直播平台为第一层级,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、苏宁易购等传统电商平台为第二层级,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、搜索引擎、本市主流门户网站为第三层级。将全市粉丝量大于10万的直播账号、电商销售量前500网店及活跃度排名前100的公众号账号作为重点对象,建立动态监测目录,确保违法广告监测的靶向性。

定制层级化监测方案。根据监测类别和违法后果分层,确定政治导向、机关军队形象等公序良俗领域为第一层级,金融、教育培训、房地产等财产安全领域为第二层级,“三品一械”、医疗、食品、烟草等生命健康领域为第三层级。按照监管要求先后开展涉导向问题、春节期间重点领域、医疗美容等9个专项监测,不断扩大违法广告监测的覆盖面。

优化层级化监测方式。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,将监测过程和先后顺序进行分层,第一层级利用智能爬虫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,第二层级通过AI监管实现违法广告语的自动甄别,第三层级通过人工审核降低违法广告的误判率。截至目前,共监测各类互联网广告28.99万条次,采集发现涉嫌违法广告线索133条,人工复审筛选后保留有效线索101条。

建立层级化处理机制。建立线索追溯、督促反馈制度,根据风险等级和处置急迫程度进行分层:将首次违规但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列为低风险广告,限期整改;多次违规或者故意误导的列为中等风险广告,列入重点监测名单,加强跟踪监管;涉及医疗、“三品一械”、投资承诺等领域的虚假广告列为高风险广告,移交属地调查处理。截至目前,已有87个经营主体被列入中高风险监测名单,发现高风险违法广告77条次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